5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1看书网 > 干宋 > 第二百五十三章 他的孩子你不配养(求月

第二百五十三章 他的孩子你不配养(求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路之上,种师道严肃军法,赏罚公平,让手下将士信服,这使得其部宋军拥有一定的战斗力。

可问题是,种师道手上只有一万多人马,而且大多都是步军,根本无法打大仗。

基于此,种师道命令所有的宋军都向他报道,然后听从他的指挥。

可一众宋军的统兵将领,都不理睬种师道的命令——他们有任何事情,依旧向赵宋朝廷奏禀,赵宋朝廷也会越过种师道直接处理,使得种师道这个宣抚使一点权威都没有。

更让种师道失望的是,赵桓突然下了一道圣旨,让原奉诏向京畿地区聚集的以防乾军秋冬入侵的全国人马,现令全部停止进兵。

种师道早就料定了,李存秋冬肯定会率领大军伐宋,所以他在很早以前就开始部署防秋之兵,以期保住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

这件事,从种师道到达滑州之后就开始谋划和运作,倾注了种师道最后的心血。

种师道觉得,倾赵宋王朝全国的兵力来抵抗大乾王朝的入侵,能不能打退乾军的进攻,都尚且难说,更何况赵桓君臣还始终在这朝令夕改大大耽误赵宋王朝的宝贵时间。

种师道对此感到很悲哀,他一遍又一遍的给赵桓上奏章,希望赵桓能够改变主意。

可种师道的所有奏章,都如石沉大海一般。

种师道在万般无奈之下给赵桓上了最后一道奏章,说明聚兵前来布置秋防的重要性,而且,种师道还跟赵桓说,赵宋朝廷朝令夕改,就会像烽火戏诸侯一样,真等到东京汴梁城再被乾军入侵,将不会有兵马再来及时救援。

可种师道都已经将赵桓比作周幽王了,赵桓仍就没有回复种师道的奏章。

对此,种师道失望透顶。

而且种师道美其名曰是河北河东宣抚使,河北河东两地的兵马全都归他节制,实际上他能管的只有他带来的这一万多人马。

种师道因此开始变得消沉起来……

其实——

赵桓之所以不愿意搭理种师道了,还下令诸路防秋兵马停止向东京汴梁城集结,除了赵桓正忙着跟保守派的宋臣清算赵佶时代的重要大臣牢牢的抓住皇权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赵桓与宰相徐处仁和吴敏想到了一个逆风翻盘战胜大乾王朝的办法。

而且,这个办法还不需要赵宋王朝劳师动众。

而这个办法就是策反辽国旧臣和原本属于赵宋王朝的旧臣,让他们起来反抗大乾王朝,然后与赵宋王朝里应外合,共同灭掉大乾王朝。

吴敏跟李纲是老朋友,他对赵桓说:“李纲人品正值,以其诗文而言,亦雄深雅健,磊落光明,非寻常文士所及,必是忠肝义胆之人。

徐处仁则对赵桓说:“大乾灭辽后,李贼囚禁天作,尽占辽国皇室、宗室之女,辽人必视为奇耻大辱,若有人愿去串联,必可使辽人纷纷暴起响应,任地时,我大宋与之里应外合,必灭乾兴宋也。”

恰巧,李存派遣使臣萧仲恭来赵宋王朝质问赵宋王朝为什么要毁约主动攻打已经答应割让给大乾王朝的河北和河东两路疆土?

萧仲恭的母亲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小女儿,换而言之,萧仲恭的母亲是耶律延续的小姑,萧仲恭是耶律延禧的表弟,另外萧仲恭是原辽国枢密使萧挞不也之孙﹐中书令萧特末之子。当年耶律延禧西逃天德军﹐萧仲恭任护卫太保,兼领军事。后来,耶律延禧被张宪和张再兴俘虏时,他也一同被俘虏,然后投降了大乾王朝。

赵桓觉得,李存灭辽以后,对辽国的皇室和宗室做得确实是太过分了,或许真会有一些忠于辽朝的旧臣和辽国的皇亲国戚想要复国,而且,李存任用了大量的赵宋王朝的旧臣,他们赵氏对士大夫阶层向来宽厚,肯定会有不少在迫不得已之下投降大乾王朝的赵宋王朝的旧臣心念故国,只要有人去串联,他们一定会帮赵宋王朝灭掉大乾王朝的。

赵桓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个逆风翻盘打败李存的天赐良机。

只是,赵桓不知道,萧仲恭能不能担此重任。

于是赵桓就让吴敏去探一探萧仲恭的口风。

吴敏来到驿馆后,跟萧仲恭说:“我大宋皇帝以为,大使本是辽国懿亲,奉命而来,原非得已,又说大使良苦,特派我来奉候以慰劳。”

顿了顿,吴敏又接着说:“贵朝已然被大乾灭亡数年,为何未有豪杰之士思念故国?”

萧仲恭一听,就猜到了吴敏是什么意思,他很担心,不顺着吴敏的话说,会被赵宋王朝给灭口,所以他立马哭着说:“李贼灭我大辽后,囚我朝皇帝,霸占我朝皇妃、公主,乃人神所共愤,我辽人畏其势大,皆敢怒而不敢言。”

萧仲恭觉得这么说,还不保险,于是他又走到吴敏身边,压低声音扯谎说:“今乾军中有众多辽人,他等皆思念故国,若大朝能赐誓书,我愿回归后约辽人举兵响应,上以报大朝之赐,下以报灭国之仇,破乾必矣。万一大朝迟疑不决,那本朝孤弱,只会被大乾随意摆布。如此,则中原之难,未有穷尽也。”

吴敏万万没想到,萧仲恭这么上道!

此刻,吴敏是既惊喜,又感觉萧仲恭的主意很可行。

于是,吴敏回到皇宫中跟赵桓说:“辽人皆欲反乾,萧仲恭愿去联络,可用之。”

赵桓又将徐处仁召来商议。

徐处仁说:“萧仲恭乃辽朝贵戚旧臣,被迫降乾,应有亡国之戚,可信之。”

见自己的两位宰相都这么说,赵桓心下大定,给萧仲恭写下了一份誓书:

“昔我烈祖章圣皇帝与大辽结好澶渊,敦信修睦,百有余年。边境晏然,苍生蒙福,义同一家,靡有兵革斗争之事。通和之久,振古所无。

金人不道,称兵朔方。乾贼又拘縻天祚,翦灭其国。在于中国,誓和之旧,义当兴师以拯颠危。而奸臣童贯等违国擅命,沮遏信使,纳结仇雠,许以金缯,分据燕土。金贵之约藏在庙祧,委弃不遵,神人共怨。乾贼贪婪,得辽地,而不知足。敢肆陆梁,俶扰边境,达于都畿。

惟此之故,道君太上皇帝深悼前非,因成内禅。朕初即大位,惟怀永图。念烈祖之遗德,思大辽之旧好,辍食兴叹,无时敢忘。凡前日大臣之误国构祸者,皆已窜逐。思欲兴亡继绝,亲仁善邻,以为两国无穷之福……”

给萧仲恭出了一道誓书,赵桓仍不满足,他又给李纲写了一道密诏,让李纲组织亲近赵宋王朝之人群起灭乾。

赵桓、徐处仁和吴敏觉得,此事干系重大,又极为紧急,所以,他们将誓书和赵桓的御笔交给萧仲恭了之后,就赶紧送萧仲恭离开。

在赵桓君臣看来,此事必须得秘密进行,所以,除了他们君臣三人以外,只有很少的几个人知道,远在河东的种师道更是不可能知晓。

赵桓君臣乐观的认为,只要这个计划能够成功,他们赵宋王朝就可以来一场华丽的逆转,打败大乾王朝,甚至是灭掉大乾王朝,根本不需要将赵宋王朝的军队全部调到京畿地区,劳民伤财。

所以,种师道之前主张的将赵宋王朝的军队全都聚集到东京汴梁城布防,以备乾军秋冬来打,就被赵桓君臣给搁浅了……

……

……

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